標籤

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

讀《咖啡癮史:從衣索匹亞到歐洲,橫跨八百年的咖啡文明史》

說真的,很中二。

首先是三芝圖書館居然有一個咖啡專櫃,我在都市區的圖書館都沒遇到有專門介紹咖啡專櫃,而且裏頭多數的書都是教你如何開一間咖啡館,必須要擁有的一些技能。


但我對於開一間咖啡館的興致不大,也不想用這種方式搞啥青年開公司模式。




所以我借走三本書,一本是《以科學解讀咖啡的祕密》,內容有點無聊,也不怎麼科學。另一本是《手沖咖啡大全》,圖比字多,但對於你手沖沒啥幫助,因為不太介紹手沖細節,只針對他熟悉的咖啡手沖杯努力地介紹一圈。最後一本就是《咖啡癮史:從衣索匹亞到歐洲,橫跨八百年的咖啡文明史》,超自然。

作者史都華‧李‧艾倫(Stewart Lee Allen)超北爛,講述一段他去追尋咖啡歷史的冒險之旅。盲動的跑去各大洲去追尋咖啡的形跡。把自己到世界各地查詢咖啡歷史內容,以半真實或虛構參雜(我也不知道)冒險小說的方式介紹咖啡的傳播史,真是很厲害,而且中二的語調跟諷刺的口氣堪稱完美展現這段狡猾、利益、貿易、鬥爭、戰爭、奴役、壓迫、殖民、迫害的咖啡歷史。


中二如我,當然要一邊喝高咖啡因濃度的手沖咖啡一面看書,體驗咖啡的歷史也要興奮劑一下。



基督教有红酒,佛教有茶,回教是咖啡,印度教則是牛乳。

翻開咖啡的歷史是從衣索比亞開始,作者說「當歐洲人早餐還在喝啤酒時,衣索比亞人已經在喝咖啡了」,在聚會時主人把咖啡豆烘烤後傳遞給在場人聞香,搗碎後煮成咖啡。

作者分享說有一天旅館女主人用煮咖啡分享儀式來給他們喝咖啡,這儀式通常要花一小時,不成文規定是要喝三杯咖啡,因為一、二、三代表友誼(Abole-Berke-Sustga),但這天女主人說咖啡豆只夠煮一杯,才沒喝到二、三杯。但當時習俗上是喝兩杯男主人的咖啡是普通朋友,第三杯就是超級好麻吉以上(想要成為貼身侍衛),而女主人提供的咖啡不能喝超過一杯,不然就是會被誤會有姦情啥的。但不稍微查一下還真的不知道。

咖啡的產地被傳說是在非洲的衣索比亞,但衣索比亞人只咬咖啡豆跟將咖啡葉子煮成茶來喝,之後才傳到葉門的阿摩卡,在1200年左右被伊斯蘭隱士阿夏地利成功煮成第一杯摩卡咖啡,一名回教僧侶說是阿夏地利介紹他們喝咖啡的。但作者說其實阿夏地利是一個泛神教的派別也是地名,然後裏頭有一個教徒發明了此喝咖啡的方法,只是他們還不會烘焙咖啡,而且一開始只是將咖啡葉煮成汁,之後才用咖啡豆取代。

葉門的人都沉溺於嚼食卡特葉(興奮劑,也有傳說咖啡汁一開始可能是卡特葉的液體)而導致全國經濟衰退,「葉門人從下午開始咀嚼卡特葉,飯後咀嚼一小時才回去工作,之後一小時會延長為三小時。當你咀嚼一下午的卡特葉就不會想回到工作崗位,尤其是政府官員」,怎麼辦,有點想去那邊工作。

伊斯蘭教禁酒,因此咖啡一開始被當成是一種酒,但又不是含酒精成分的發酵飲料,只能說他會刺激神經,所以違法。宗教警察找了兩個醫生來取締咖啡,希望可以做虛假報告證明咖啡會帶給人精神變化,而可以認定是酒的一種。後來,咖啡是否合法:只要《可蘭經》沒有明確禁止的東西就不算違反神的意旨。保守派認為任何使人醉的都要禁止,傳統定義醉─分不清男人和女人、天堂或地獄的時候。而歷史上多次鎮壓咖啡就是在此種辯論之中。


1680年代歐洲人認為咖啡是會吸乾腦細胞的東西,但倫敦卻已經是咖啡的世界中心,有間叫「勞意德咖啡廳」(Lloyd's coffee House)為了瞭解海上最新消息,船長和商人常常在此打混,一起打賭那些船隻可以平安到港,船到了,船家輸,船沉了,咖啡廳老闆就得賠。保險歷史學家認為這地方可能激發創意。而實際上保險在降低風險,提高海運興盛上起了作用,建立起英國的海上帝國,變成東印度公司。勞意德咖啡廳後來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:倫敦勞意德保險公司。


咖啡在鄂圖曼土耳其被認為咖啡是一種「燥」的要素,會把體內液體吸乾,尤其是男人的精子,更有可能會絕子絕孫。而倫敦的女子如果發現男子的氣概消失,是很嚴重的事情,到1670年街上到處都是咖啡屋的時候,一群女性寫了請願書向倫敦市長請願,希望能禁止咖啡,以確保他們性生活美滿。


這是由一千多名婦女發超的-封謙卑請願函......

我們榮糴崇高的租國,被認為是女性的天堂,可是,我們同時也面臨難以說出口的悲情。我們發現曾經英勇的男士現在看似威武,其實只不過是一些脆弱不堪的公雞、麻雀。我們將這歸咎於有害的咖啡。咖啡不但衰弱大自然賦予的力量,而且會讓他們更暴躁。男士的腦筋越來越不清楚,否則他們怎麼會將大把鈔票花在又黑又濃,既難入口又令人討厭、苦澀丶發臭、噁心,又像水坑裡的泥水呢(亦稱笨人湯和土耳其稀飯)他們甚至把該給孩子買麵包的錢,花在這種索然無味的飲料。

所以我們請求市長下禁令,禁止六十歲以下的人喝咖啡。

英國清教徒奪取議會控制權的時候:禁酒的清教徒開始推廣咖啡取代早餐啤酒湯的食用狀況。
當誘人的葡萄隱藏的毒害
強暴整個世界
咖啡,這非常有益的酒精,浮現了
挽救了腸胃,也把腦筋變得更靈活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─匿名清教徒,1674年

作者提供一種歐洲社會從原本上午是沉溺在啤酒(酒精)的狀況轉換成喝咖啡(興奮劑)狀態。而具有現代精神咖啡廳的討論會誕生出創造力,產生一間間現代的企業雛形,甚至咖啡廳本身都變成保險公司、證交所、民主沙龍。

在傳播咖啡的過程當中也是大規模經濟貿易、奴隸販賣行為,一千三百萬的非洲奴隸被帶到美洲大陸進行咖啡種植,巴西的奴隸人數高達三百萬,並在18世紀中葉進行主要的咖啡生產。

世界上最難喝的就是美式咖啡,美國雖然以咖啡貿易立國,但跟祖國英國的咖啡一樣難喝,生意卻做很大,波斯頓的「商人咖啡屋」(Merchant's Coffeehouse)是第一個證券競價場所,而華爾街上的「坦丁咖啡屋」(Tontine Coffeehouse)也成為紐約的證券交易所。1700年代英國開始以茶葉代替咖啡作為主要貿易項目,原因是英國雖然有寬廣的殖民地,卻很少有大型咖啡種植場,法國有加勒比海、葡萄牙有巴西、荷蘭有印尼,意旨英國人喝的每一杯咖啡都會讓其他周遭國家賺錢。

中國的茶葉因為煮起來比咖啡方便,而變成英國下午茶的流行,同時,英國殖民地產咖啡豆的少,所以英國想要將茶葉作為主要貿易商品,並要求殖民地市場要吞下,波士頓茶葉事件之後,美國人開始對於英國傾銷的茶葉感到不滿,進而開始推廣咖啡,儘管美國人咖啡煮得很難喝,但還是慢慢地變成主要的飲料。

諸如此類的說詞都還蠻新奇的知識,顛覆許多人對咖啡歷史的想像。

最有趣的是說咖啡過去以來就沒有固定的烹煮形式,而好喝與否、加料性質都很複雜,咖啡因成癮者多,但不見得能煮出好咖啡。

我在想的是酒精、菸草、咖啡、古柯鹼、大麻、茶葉、香料等都是貿易重要標的,只是為何後來有些被禁止的特別嚴重,被歸類為毒品,而有些則是有限度的禁止,像是酒的危害或許比大麻還高,卻沒被列為毒品。

咖啡看來比較沒有具有對身體的直接危害,很多人會這麼說,只是過量的咖啡因對身體也是會增加負擔;菸草的效率則是不佳,儘管短時間內穿越血腦屏障的速度夠快,但無法長期維持,需要隨時補充,而且劑量需要增強才會有同樣效果。反過來大麻反而比菸草有效,副作用也少,卻被世界各地的政府禁止,恐怕汙名之所在就是好處之所在吧~

我也好想把研究寫成這樣啊,有超豐富知識,又寫得夠北爛,穿插各種奇妙的諷刺跟美式幽默,像是把人類學家內心murmur都具現化,很多人會說這文筆拙劣,我覺得或許只是不夠優美,但卻很直白又好玩,把人帶進咖啡史當中,而且看此書也有喝咖啡因的效果。

這本書很多很多很多軼事,也就顯得雜亂,但實在是很多刺激的訊息,網路上找不到電子檔,大家只能去圖書館瞧瞧了。

我有幫忙掃一個章節還很好心的OCR了,給大家聞香一下。

咖啡癮史11:歐洲革命的推手

英文版我就有全文

The Devil's Cup: Coffee, the Driving Force in History

其他本書內容的地方:

時報試讀區

《咖啡癮史》:奴隸墳上長出咖啡!讓人傷心的咖啡源頭

土耳其、維也納、與卡布奇諾的誕生──咖啡裡的世界史(上)
土耳其、維也納、與卡布其諾的誕生──咖啡裡的世界史(下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